您当前的位置:安康市信访局 > 工作动态 > 经验交流 > 正文内容

平利有个“老好人”调解工作室

作者:陈敬云 刘建富发布时间:2018年05月23日08时40分
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,如何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?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?且看平利“老好人”调解工作室给出的答案。
     2015
6月,平利县首家民间调解组织“老好人”调解工作室挂牌成立。该工作室是经县民政局注册备案的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组织,由退休法官谭钧、印盛海自发组织成立的。工作室由守法明理、德高望重、热心民调工作和公益事业的10余名社会知名人士志愿加入组成。本着政府搭台,社会参与,群众“唱戏”的原则,按照“五四三二”规范标准(即:有专业人员、专门办公场所、管理制度、相应的经费保障、完整的运作流程;设矛盾梳理区、心理疏导区、纠纷调解区、情感修复区;推行法治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;坚持便民为民服务理念、提升群众依法维权意识),依据《人民调解法》独立开展调解工作,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和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平台,被老百姓称之为贴心工作室。
     
工作室自成立以来,由开始的“无人问”到现在的“有远亲”,大量群众慕名而来寻求法律帮助,累计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、法规咨询645人次,免费代写法律文书130余份,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9件次。通过这种便民的社会化调解方式,既降低了当事双方的维权成本,又防止了事态扩大化,成为了全县民事矛盾纠纷化解的一张名片。尤其是2017年,在全县脱贫攻坚和土地确权登记等重点工作中,工作室积极参与征地拆迁、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化解,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,化小案暖民心,上为政府分忧,下为百姓解难。
  近年来,平利县不断探索实践“枫桥经验”,努力讲好平利人民调解故事,聚力打造人民调解工作新常态,现已初步形成村级人民调解委会、县第三方调处中心、各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和民间调解工作室组成的立体化、网络化大调解格局。特别是民间调解工作室作为该县人民调解工作又一新的尝试探索,具有群众性、独立性、灵活性的特点,在解决纠纷中更容易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,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、相互补位,深受群众的喜爱。